跟著小小遊花東(3)~吃海鮮這件事
「大海就是冰箱」,我們常以此形容海岸邊住民的食物來源,不過嚴格探究起來,他們吃的可都是最新鮮的「現撈貨」,而不是一般人認知的「在冰箱存放 一段時日的」。不管是軟的硬的、有殼的有刺的、固著的游動的海洋生物;或是釣的、採集的、下海射魚的漁撈方式,海岸阿美的朋友總說:海邊除了石頭什麼都可以吃。

「大海就是冰箱」,我們常以此形容海岸邊住民的食物來源,不過嚴格探究起來,他們吃的可都是最新鮮的「現撈貨」,而不是一般人認知的「在冰箱存放 一段時日的」。不管是軟的硬的、有殼的有刺的、固著的游動的海洋生物;或是釣的、採集的、下海射魚的漁撈方式,海岸阿美的朋友總說:海邊除了石頭什麼都可以吃。
原文刊載於:https://wacowyau.blogspot.com/2020/08/blog-post.html
巴福越嶺連接桃園巴陵和烏來福山,也稱為福巴越嶺。我們這一趟是由巴陵走往福山,所以就稱之為巴福越嶺吧!
社子島擁有大台北得天獨厚的山水美景,眺望觀音山、大屯山系清朗無雲時的蓊鬱山林,或是欣賞山頭間時而聚攏時而散逸的雲霧變化,淡水河及基隆河的波光粼粼,這都是臺北市政府水利工程處「生態志工隊」的服勤日常景觀。
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」這裡沒有仙人出名,沒有神龍顯靈,但是有一群親切熱情、導覽解說有口皆碑的志工夥伴齊聚社子島,共同努力守護這塊大臺北地區難得可貴的濕地生態樂園。
使用單眼相機最大的困擾,就是常常需要不斷換鏡頭,尤其無反光鏡單眼相機(EVIL)相機因為少了反光鏡的遮蓋,換鏡頭時更容易導致感光元件入塵。因此,若有一顆鏡頭可以在野外「一鏡到底」,省去更換鏡頭的麻煩與風險,便成了許多人的渴望。而各鏡頭廠也因應此需求而紛紛推出「旅遊鏡」,或稱「懶人鏡頭」。
由於執行臺北市政府水利處的專案,我們每季要在社子島執行一次四斑細蟌的調查,關於四斑細聰可參閱沼澤地的四斑細蟌調查(https://ff-eco.com/2019/06/mort/)〉。6月時與公司夥伴們在社子島執行了一次調查,除了撈到不少稚蟲外,也同時觀察到成蟲,算是有不錯的成果,然而當天卻發生了一件有驚無險的意外。
微距鏡頭有很多種不同的焦距與規格,很多朋友常常問老刀:「你最常用的微距鏡頭是哪一支呢?」。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,因為不同焦距的微距鏡頭,使用方法不同、拍攝主題不同、透視不同還有景深也不同。所以,只好買下各種不同焦段的微距鏡頭,用在需要的狀況。這也就是敗家的….緣由。
很多朋友常常問老刀:「你最常用的鏡頭是哪一支?」。這其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。最常用的鏡頭焦段,大概就是等效焦距24-70mm f4、100-400mm F5.6以及100mm微距鏡頭。通常出野外這三支鏡頭大概是背包裡一定有的,當然如果背包有空間、也能背的動,還會根據需求帶另外的鏡頭。
(閱讀全文…)曾聽之前的同事提過他徒步環島的經驗,讓我羨慕不已,在2月份時,得知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舉辦了澎湖海岸徒步旅行,心裡一邊擔心著放下手邊工作會不會被學長掐死,另一邊則滿心期待地報了名。第一天走下來就覺得果然收穫滿滿,體會到平常沒注意到的事物。什麼工作進度之類的,通通暫時被丟到腦後,之後再說啦!XD
以下,就用照片與圖說,來記錄這一趟特別的行腳旅程…
2/12;第1天 ,13:31-17:50,馬公機場==>龍門國小;晴,風速2級,最大陣風4級;步數約15,000;行走距離約9km;2/12(第一天)相簿(更多照片)